谢庄的灵秀
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谢庄镇塔子山梅花繁育基地。陈辉摄 新华网发
谢庄像一位灵秀的女子,秀外慧中,内外兼修,令人赏心悦目,为之陶醉倾慕。区区百余平方公里,谢庄却拥有山、原、川、丘、坡、湖、库、草、林等各样形态地貌。有山,玲珑小巧,翠珠镶嵌,不影响交通。有水,溪流成湖库堰池,星罗棋布,浇灌大地万物,灵动了山峰草木。
叫这个名字,谢庄却不是庄,是行政镇,归属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,是省级示范镇。谢庄是先辈起的名,为尊重历史,传承文化,延续至今。其实,上溯久远,那些显赫名郡、繁华都市,广泛的县城镇街,皆由村庄汇聚发展而来。谢庄襟怀坦荡,兼容并蓄,气度雍容,优雅自信。
南阳盆地自古以物华天宝著名,沃野平坦如砥,四野聚拢着伏牛山、大巴山和桐柏山,从空中望去,俨然精美盆景,盆景中有九枚珠玑,就是九座孤山,在《山海经》里通透神秘,在《汉书》里张扬久远。居盆地北缘的谢庄,后偎群山,俯瞰平原,汇聚了南阳川野的灵秀。
车从南阳出发,途经卧龙岗,这里走出了大秦名相百里奚,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,强基固本,最终一统天下;诸葛亮于此躬耕读学,刘备三顾茅庐,继而开创三国鼎立基业。感悟着历史的悠久、人文的宏阔,车向西北,从羊山、磨山两颗珠玑中穿过。这里与都市繁华贴近,又距市井喧嚣遥远。走进深谷幽涧,有悬峰峭壁,两山相向矗立,俨然是谢庄向客人敞开的门扉。行过山谷,豁然开朗,感觉走进了桃花源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。庄舍散漫着乌落兔升的自在,庄稼蓬勃着自然的活力,空气中是怡然自乐的因子。
我回望磨山,山中是坚硬耐损的花岗岩,古人用来雕琢磨石,因而得名。一盘盘磨,磨剥了五谷,磨老了岁月,养育了一代代人,养壮了南阳城,养出了“四圣”,商圣范蠡、科圣张衡、医圣张仲景、智圣诸葛亮,他们吃着这山石作磨、吱呀盘旋磨成的面粉,强体健智,走出南阳,走进文明史。面粉簌簌由磨石流下,千年未竭,流出了盆地的璀璨,流出了南阳的厚重,百川归海成就了坚韧耐磨的性格。
勤劳的谢庄人民,没有辜负这灵山秀水,承继了负重耐磨的精神。平野的地方,适宜机械耕作,种植了大片的小麦、玉米、花生等作物,成为一方方翠色欲流的地毯。岗坡地势,不易水浇,就种植耐旱的红薯、小辣椒、谷黍。如今,谢庄人也开枝散叶,把坚韧拼搏的根系伸向四面八方。即使在贫瘠的丘陵地,他们也种植了薄皮核桃、黑梨、金太阳杏、黄金梨等果木。独特且生态的环境,谢庄所产的各种干(水)果,成为优质农特产。谢庄人同样如此,无论山地丘陵,富饶贫瘠,他们生活得不浮不躁,从容不迫,享受着平和日子的舒心快乐。
每个村庄树木丛生,绿篱环绕,如一块块翠玉。谢庄镇每个村都有文化大院,人们学习、听戏跳舞。县道乡路已绿化美化,建上亭子,撰写楹联,文化扮美了村庄,芬芳了行客。村庄引来清水,建广场,栽绿树,种花草,新修环线道路,筑亭台榭枋,悬名家墨宝。昔日“龙须沟”,如今成了“小西湖”,变身为居民赏玩的新景致。依山就水,偎岗顺沟,谢庄兴建了“三个园”,塔山梅园、嘉农玫瑰园和锦磊生态园;培育好“两朵花”,梅花和玫瑰花,从此谢庄大地铺锦,山水芬芳,愈加婀娜多姿,光彩照人。当地还举办了“相约塔山赏梅”、“花样谢庄,玫瑰有约”龚河玫瑰节等丰富的活动。
谢庄文丰史久,内涵厚重,留有多处汉代遗址。东汉光武帝刘秀创业之初,在谢庄留下诸多传说。大庙、水牛冲、董营、小王沟、叶湾、龚河、康营、毛田等古朴村名,以最民间的稚拙美感,抚育千百代人家。史家大院以400年的春秋更迭,成为中原民居古建筑的艺术标本。东坡唢呐、大调曲、传统灯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青春。谢庄大力弘扬经典文化,宣传善行义举,知名度和美誉度日渐提升。
村村是景点,处处好景观,谢庄以全域乡村游的品质,成为“山水文化名镇,健康养生福地”,是城市清新的后花园。
天下可能有多个谢庄,我来游的是如花似玉的谢庄,极有魅力的谢庄,是卓尔不群的谢庄,日益发展的谢庄,这是灵秀的南阳的谢庄。
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1、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。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,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、复制、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,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。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,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。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北国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北国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