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清水秀喀左县
美丽辽宁
│
2021-01-04 09:50
来源:
人民日报
作者:
编辑:
郭作新
只听名字,我曾一度以为喀左县在内蒙古或者新疆,却没想到它在辽宁朝阳市。
关于喀左的印象,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,“水是眼波横,山是眉峰聚”。
走在龙凤山上,走进原始部落刀耕火种的历史,去倾听中华文化悠长的吟啸。龙是古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与想象的载体。在龙凤山,有很多龙的雕像,或吞云吐雾、镇守楼阁,或源源不断地从口中喷出泉流,逸散在空气中。这或许便是龙凤山如此富有灵气的原因吧。
因为是喀斯特地貌,这里既有黄山的巍峨雄伟,也有桂林的灵秀恬静。登高远眺,龙凤山把云雾当作丝巾披在肩上,群山如层叠的浪涛,按照不同的声阶在风中和着希声大音。
穿过奇石怪柏,拜会经年古刹,行经观音圣像,攀登崖壁栈道,探访山泉岩洞,我们在绿树的年轮里迎接与告别一个个春天;在山的轮廓和节理中磨砺自己的肩膀与力量;在水的波纹与浪花里洗涤沉静的性灵,打捞时光里的碎影。
在喀左,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座山是楼子山,它是喀左的一张名片,形状如同一座楼宇,一层层向上抬高、缩小。这样奇异的形状,只属于喀左。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,它是最懂得求索道理的山吧。等到地壳再次抬升,它将沿着天梯,继续向上,往更高的穹顶探去。
有山,自然还要有水,才能让自然拥有生生不息的流动与沉静。
大凌河是喀左的母亲河,它的第一湾便在喀左。河水如玉带一路蜿蜒而来,带着粼粼的波光,带着远天的纯净与明亮,把山握在掌心。它本可以笔直地倾泻而下,却固执地弯转,环绕着山,要把三生三世的浮沉都冲刷在山石的印记里。
泛舟其上,听山水的呓语,听渔民的欢笑,听野鸭鸿雁的嬉闹,不觉间便进入了天人两忘的境界,仿佛我们与世界是如此的亲近。
龙源湖是大凌河上的另一颗明珠,被誉为“北方西湖”。这里的水鸟尤多,水鸟或迈着优雅的长腿漫步水中,从田园诗中带着墨意款款而来;或拍打着翅膀,在湖面上溅起水花,踩着水将要腾飞。它们在岸边一群建筑的陪伴下,无忧无虑地翱翔着。
水鸟是自然留在现代化城市中难得的笔墨,承载着整个城市的乡愁与深情。在岸边,时常能看见人们驻足观赏,眼中满是拉长的夕照。人在岸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也在楼上凝望。这一刻,人与自然和谐又统一。
走进喀左县,在绿水青山中补全尘世中所没有经历的修行,突然发现,原来我们的身体本就是自然用山水塑造而出的。骨骼、血肉、眉眼,都是钟灵毓秀的雕琢。
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1、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。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,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、复制、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,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。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,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。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2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北国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北国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